《重庆三峡学院学报》杂志社
首页 > 期刊导读
 
/ / /
 

专业认证背景下高校师范类人才培养方案制订

 
来源: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08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以下简称《办法》是教育部于2017年10月26日颁布的。对《办法》的理解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解读,即: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如何体现“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重庆三峡学院生物科学专业为例,探索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策略。 一、师范认证内涵 师范专业认证即专门针对师范专业的认证,是由专业性认证部门对高等学校或教育机构开设的职业性师范专业教育实施的专门性认证。《办法》出台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师范专业建设,它的实施过程是依据一系列认证标准条件,外部审查师范专业的培养条件和培养质量,达到帮助师范专业进行自我调整和优化,提高教育水平,保证学生出口质量。 (一)学生中心 认证理念之一是强调学生中心,是以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发展为中心。要实现学生中心,必须按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进行教学教育及组织课程、实施专业教学均以学生为中心。其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体现课程结构比例要恰当,如中学教育专业二级认证标准中明确课程结构须比例恰当,人文社会与科学素养等通识课程学分不低于总学分的10%,专业课学分不低于总学分的50%,另外,教师教育课程要达到规定的学分要求。 (二)产出导向 认证理念之二是注重产出导向,即学生学到什么和能做什么。师范生通过学习,除了要具备未来职业预期所要求的学科素养和教学能力以外,还须具备专业能力之外的附加能力,如能承担什么责任(师德规范、教育情怀),应储备什么素质(反思能力、沟通协作能力)。产出导向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体现是毕业要求。 (三)持续改进 改进教学,以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待认证师范院校的认证小组在进行专业认证之前,对照认证标准,查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解决问题,不断推动自身专业建设和教师教育水平。 二、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策略 (一)资源条件分析 人才培养方案的最开始部分是专业简介,通过资源条件分析完成,具体专业简介如下:重庆三峡学院生物科学专业自1984年成立,经过近40年的发展,在师资队伍(高职称、高学历教师占教师总数的75%)、专业发展、学科建设、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及教学改革等方面,形成了较为明显的优势。本专业实践教学条件相对充足:建有40多个教学实验室,教学仪器设备价值近3000万元,教学设施与图书资源丰富,教育实践体系完备,能够承担师范专业的教学观摩、研习、教学实习及教学社会实践任务的顺利进行。专业简介之后是培养目标,制定培养目标的依据是内外需求,包括社会需求和学校的办学定位、党的方针政策等方面。 (二)社会需求分析 重庆三峡学院经过近40年的发展,已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从毕业5年左右的生物科学专业毕业生目前的情况看,有54人毕业,其中从事基础生物教育的占72.35%,升学(全部为生物学专业的研究生)的占13.67%,其他相关行业占19.98%。因此,生物科学专业毕业生从事本专业工作的比例非常高,专业特征是生物学。从社会需求来看,是以基础教育教师为主。从职业特征来看,毕业生要能够胜任普通中学、相关教育机构等从事生物学教学及教育管理工作。从就业区域来看,重庆占83%,其他省份占17%。因此,服务方向为立足三峡、服务重庆、辐射全国。 (三)目标定位 目标定位的要求既要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又要满足社会需求。重庆三峡学院总体人才培养目标为:着力培养具有良好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及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生物科学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应该与学校培养目标相吻合,同时也要满足社会需求。重庆三峡学院生物科学专业目标定位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适应国家生物学基础教育发展需求,基于师范类专业认证理念,本专业立足三峡,服务重庆,面向西南地区,培养具有高尚师德和教育情怀、具有良好科学文化素养、具有较扎实的生物学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强的中学生物学教育教学实践能力、能在普通中学和相关教育机构等从事生物学教学及教育管理工作的合格型教师。 (四)培养目标内涵 根据目标定位,对师范生毕业5年左右的预期,包括毕业生职业能力预期和成就预期两大方面。其中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和非专业能力(职业素养),成就包括竞争力和职业发展方面的成就。总之,培养目标的描述,包括目标定位和目标预期两个方面,目标预期一般4条-5条,是总体描述。培养目标是描述学生毕业5年左右能做什么,而支撑培养目标的是毕业要求。 (五)毕业要求 1.能力要求:学会教学的能力和学会育人的能力。学会教学的能力,包括学科素养和教学能力两个方面,具体内容为:在学科素养方面,掌握生物学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理解生物学学科知识体系基本思想,能够综合运用本学科的知识解决学习、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了解生物学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在教学能力方面,能够依据最新的中学生物学课程标准,应用学科教学知识和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具备教学基本技能、初步教学能力和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学会育人的能力,包括班级指导和综合育人两个方面。 2.承担责任要求:能践行师德。体现在师德规范和教育情怀两个方面,如师德规范:爱党爱国,在思想、政治、理论和情感上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具有依法执教意识,遵守中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立志成为“四有”好老师。 3.储备素质要求:学会发展。体现在学会反思及沟通合作两个方面。制定毕业要求的策略:制定明确、公开的毕业要求——要有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的支撑矩阵图;内容覆盖——内容广度和程度上不低于师范认证标准要求。以二级认证为例,内容广度必须≥8条,程度方面,认证标准是理解,制定时不能写成了解。指标点的分解:对于二级师范认证的8条毕业要求,每一条又可以分解为可落实、可评价的若干指标点,一般分解为4个左右合适。而毕业要求的指标点决定了课程体系,即课程体系支撑毕业要求。 (六)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包括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根据培养目标,共设置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教师教育类课程及综合实践教学环节四大板块。以重庆三峡学院生物科学人才培养方案为例,各板块学分、学时分配如下: 表1 学分、学时分配表 学科专业课程整体学分85分,达到总学分的50%。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规定,中学教育专业师范专业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即培养方案2、3、4课程板块课程合计学分应占总学分比例≥50%。 教师教育课程学分为16.5分,占总学分9.71%。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规定,中学教育专业教师教育课程学分必修课应≥10学分,总学分≥14学分。 实践教学环节学分为58.25分,占总学分34.26%。 选修课为51学分,其中推荐选修课程为31学分,任选为20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为30%。 各板块的作用:通识教育课程,学生通过对通识教育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毕业5年后能承担践行师德的责任;专业教育课程,学生通过专业教育课程理论知识的学习,主要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通过实验主要培养学生的沟通合作能力;教师教育类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理论教学能力;综合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 构建课程体系的策略:构建课程体系的重点——课程体系如何支撑毕业要求,即每一门课在课程体系中的作用;课程与毕业要求对应关系矩阵表——矩阵表是任课教师制定课程大纲的重要依据,在制定矩阵表时,注意矩阵应覆盖所有必修课,矩阵应该布局合理、重点突出、任务明确。 (七)培养方案制订中的教学反思与改革 为了使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更能体现“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认证理念,根据学校要求,针对本专业2018版人才培养方案,于2018年12月向学生、专业教师、中学教师广泛征求意见,学院也多次召开培养方案修订专题工作会,并于2019年3月组织用人单位、教师、已毕业学生代表和在校生代表的四方论证会,并在2019年7月邀请基础教育专家以通讯的方式进行评审。根据论证意见和评审意见,形成了2018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版。 本次培养方案中,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扎实的学科专业基础和较强的中学生物学教育教学实践能力,能在普通中学、相关教育机构等从事生物学教学及教育管理工作的合格型教师。为了凸显学生的师范技能,加强了《普通话和口语表达》《书写技能》课程的课时及实践。实践学时的比重增加,尤其针对教育实习,在第七学期进行不少于18周的教育实习,增加了微格训练这门课程,实行小组教学,每组人数10个左右,在任课教师指导下进行,并由任课教师负责考核,考核合格者有相应实践学分。 三、结语 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对教师队伍的建设改革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作为普通高等师范院校,在培养基础教育教师队伍中起主要作用,其应以专业认证为契机,通过制订符合内外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组织和实施教学,构建“评价—反馈—改进”反复循环过程,以建立起教育信息的反馈和改进机制等,达到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以下简称《办法》是教育部于2017年10月26日颁布的。对《办法》的理解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解读,即: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如何体现“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重庆三峡学院生物科学专业为例,探索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策略。一、师范认证内涵师范专业认证即专门针对师范专业的认证,是由专业性认证部门对高等学校或教育机构开设的职业性师范专业教育实施的专门性认证。《办法》出台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师范专业建设,它的实施过程是依据一系列认证标准条件,外部审查师范专业的培养条件和培养质量,达到帮助师范专业进行自我调整和优化,提高教育水平,保证学生出口质量。(一)学生中心认证理念之一是强调学生中心,是以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发展为中心。要实现学生中心,必须按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进行教学教育及组织课程、实施专业教学均以学生为中心。其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体现课程结构比例要恰当,如中学教育专业二级认证标准中明确课程结构须比例恰当,人文社会与科学素养等通识课程学分不低于总学分的10%,专业课学分不低于总学分的50%,另外,教师教育课程要达到规定的学分要求。(二)产出导向认证理念之二是注重产出导向,即学生学到什么和能做什么。师范生通过学习,除了要具备未来职业预期所要求的学科素养和教学能力以外,还须具备专业能力之外的附加能力,如能承担什么责任(师德规范、教育情怀),应储备什么素质(反思能力、沟通协作能力)。产出导向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体现是毕业要求。(三)持续改进改进教学,以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待认证师范院校的认证小组在进行专业认证之前,对照认证标准,查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解决问题,不断推动自身专业建设和教师教育水平。二、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策略(一)资源条件分析人才培养方案的最开始部分是专业简介,通过资源条件分析完成,具体专业简介如下:重庆三峡学院生物科学专业自1984年成立,经过近40年的发展,在师资队伍(高职称、高学历教师占教师总数的75%)、专业发展、学科建设、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及教学改革等方面,形成了较为明显的优势。本专业实践教学条件相对充足:建有40多个教学实验室,教学仪器设备价值近3000万元,教学设施与图书资源丰富,教育实践体系完备,能够承担师范专业的教学观摩、研习、教学实习及教学社会实践任务的顺利进行。专业简介之后是培养目标,制定培养目标的依据是内外需求,包括社会需求和学校的办学定位、党的方针政策等方面。(二)社会需求分析重庆三峡学院经过近40年的发展,已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从毕业5年左右的生物科学专业毕业生目前的情况看,有54人毕业,其中从事基础生物教育的占72.35%,升学(全部为生物学专业的研究生)的占13.67%,其他相关行业占19.98%。因此,生物科学专业毕业生从事本专业工作的比例非常高,专业特征是生物学。从社会需求来看,是以基础教育教师为主。从职业特征来看,毕业生要能够胜任普通中学、相关教育机构等从事生物学教学及教育管理工作。从就业区域来看,重庆占83%,其他省份占17%。因此,服务方向为立足三峡、服务重庆、辐射全国。(三)目标定位目标定位的要求既要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又要满足社会需求。重庆三峡学院总体人才培养目标为:着力培养具有良好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及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生物科学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应该与学校培养目标相吻合,同时也要满足社会需求。重庆三峡学院生物科学专业目标定位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适应国家生物学基础教育发展需求,基于师范类专业认证理念,本专业立足三峡,服务重庆,面向西南地区,培养具有高尚师德和教育情怀、具有良好科学文化素养、具有较扎实的生物学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强的中学生物学教育教学实践能力、能在普通中学和相关教育机构等从事生物学教学及教育管理工作的合格型教师。(四)培养目标内涵根据目标定位,对师范生毕业5年左右的预期,包括毕业生职业能力预期和成就预期两大方面。其中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和非专业能力(职业素养),成就包括竞争力和职业发展方面的成就。总之,培养目标的描述,包括目标定位和目标预期两个方面,目标预期一般4条-5条,是总体描述。培养目标是描述学生毕业5年左右能做什么,而支撑培养目标的是毕业要求。(五)毕业要求1.能力要求:学会教学的能力和学会育人的能力。学会教学的能力,包括学科素养和教学能力两个方面,具体内容为:在学科素养方面,掌握生物学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理解生物学学科知识体系基本思想,能够综合运用本学科的知识解决学习、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了解生物学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在教学能力方面,能够依据最新的中学生物学课程标准,应用学科教学知识和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具备教学基本技能、初步教学能力和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学会育人的能力,包括班级指导和综合育人两个方面。2.承担责任要求:能践行师德。体现在师德规范和教育情怀两个方面,如师德规范:爱党爱国,在思想、政治、理论和情感上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具有依法执教意识,遵守中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立志成为“四有”好老师。3.储备素质要求:学会发展。体现在学会反思及沟通合作两个方面。制定毕业要求的策略:制定明确、公开的毕业要求——要有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的支撑矩阵图;内容覆盖——内容广度和程度上不低于师范认证标准要求。以二级认证为例,内容广度必须≥8条,程度方面,认证标准是理解,制定时不能写成了解。指标点的分解:对于二级师范认证的8条毕业要求,每一条又可以分解为可落实、可评价的若干指标点,一般分解为4个左右合适。而毕业要求的指标点决定了课程体系,即课程体系支撑毕业要求。(六)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包括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根据培养目标,共设置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教师教育类课程及综合实践教学环节四大板块。以重庆三峡学院生物科学人才培养方案为例,各板块学分、学时分配如下:表1 学分、学时分配表学科专业课程整体学分85分,达到总学分的50%。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规定,中学教育专业师范专业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即培养方案2、3、4课程板块课程合计学分应占总学分比例≥50%。教师教育课程学分为16.5分,占总学分9.71%。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规定,中学教育专业教师教育课程学分必修课应≥10学分,总学分≥14学分。实践教学环节学分为58.25分,占总学分34.26%。选修课为51学分,其中推荐选修课程为31学分,任选为20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为30%。各板块的作用:通识教育课程,学生通过对通识教育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毕业5年后能承担践行师德的责任;专业教育课程,学生通过专业教育课程理论知识的学习,主要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通过实验主要培养学生的沟通合作能力;教师教育类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理论教学能力;综合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构建课程体系的策略:构建课程体系的重点——课程体系如何支撑毕业要求,即每一门课在课程体系中的作用;课程与毕业要求对应关系矩阵表——矩阵表是任课教师制定课程大纲的重要依据,在制定矩阵表时,注意矩阵应覆盖所有必修课,矩阵应该布局合理、重点突出、任务明确。(七)培养方案制订中的教学反思与改革为了使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更能体现“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认证理念,根据学校要求,针对本专业2018版人才培养方案,于2018年12月向学生、专业教师、中学教师广泛征求意见,学院也多次召开培养方案修订专题工作会,并于2019年3月组织用人单位、教师、已毕业学生代表和在校生代表的四方论证会,并在2019年7月邀请基础教育专家以通讯的方式进行评审。根据论证意见和评审意见,形成了2018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版。本次培养方案中,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扎实的学科专业基础和较强的中学生物学教育教学实践能力,能在普通中学、相关教育机构等从事生物学教学及教育管理工作的合格型教师。为了凸显学生的师范技能,加强了《普通话和口语表达》《书写技能》课程的课时及实践。实践学时的比重增加,尤其针对教育实习,在第七学期进行不少于18周的教育实习,增加了微格训练这门课程,实行小组教学,每组人数10个左右,在任课教师指导下进行,并由任课教师负责考核,考核合格者有相应实践学分。三、结语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对教师队伍的建设改革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作为普通高等师范院校,在培养基础教育教师队伍中起主要作用,其应以专业认证为契机,通过制订符合内外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组织和实施教学,构建“评价—反馈—改进”反复循环过程,以建立起教育信息的反馈和改进机制等,达到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文章来源: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网址: http://zqsxxyxb.400nongye.com/lunwen/itemid-26174.shtml


上一篇: 师范认证理念对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影响初探
下一篇: 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论文_都柳江上游沿岸喀斯特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健康风险分析



点击在线投稿

 
/ / /
 
 
 
 

Copyright 2001-2021 400农业期刊网版权所有 做最专业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本站不是《重庆三峡学院学报杂志社》官网,如果需要联系官方杂志社,请联系客服索取网站或者电话。